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須個個成人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教育傳真

教育傳真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2022)

作者:xiaoban來源:四十中學更新時間:2022-06-24 00:33:03

  • 6月9日 

  • 習近平在四川考察時強調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 在新的征程上奮力譜寫四川發展新篇章

    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當前正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關鍵階段,要進一步挖掘崗位資源,做實做細就業指導服務,學校、企業和有關部門要抓好學生就業簽約落實工作,尤其要把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有殘疾的、較長時間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作為重點幫扶對象。習近平對同學們說,幸福生活是靠勞動創造的,大家要保持平實之心,客觀看待個人條件和社會需求,從實際出發選擇職業和工作崗位,熱愛勞動,腳踏實地,在實踐中一步步成長起來。他勉勵同學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5月19日 

  • 習近平回信勉勵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 在堅持立德樹人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上再創佳績 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上爭做表率


    得知你們以李四光、程開甲等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在海外學成后回國投身科教事業,在各自崗位上努力報效祖國、服務人民,取得豐碩成果,我感到很欣慰。值此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之際,謹向你們并向全校師生員工、廣大校友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你們在信中表示,生逢偉大時代是人生之幸,留學歸國青年要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這些話講得很好。希望同志們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以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為自覺追求,在堅持立德樹人、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上再創佳績,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上爭做表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


  • 4月25日 

  • 習近平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 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 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


    “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為黨和人民事業服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廣大青年要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向英雄學習、向前輩學習、向榜樣學習,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洪流中踔厲奮發、勇毅前進。

    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否在立德樹人中發揮應有作用,關鍵看重視不重視、適應不適應、做得好不好。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老師要用心教,學生要用心悟,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接續的過程,要針對青少年成長的不同階段,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希望人民大學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止于至善,為全國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提供更多“金課”。也鼓勵各地高校積極開展與中小學思政課共建,共同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習近平勉勵同學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勇當開路先鋒、爭當事業闖將。

    中國人民大學在抗日烽火中誕生,在黨的關懷下發展壯大,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鮮明的紅色基因。一定要把這一光榮傳統和紅色基因傳承好,守好黨的這塊重要陣地。要加強校史資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黨創辦人民大學的故事,激勵廣大師生繼承優良傳統,賡續紅色血脈。

    中國人民大學歷來是人才薈萃、名家云集的地方。老教授、老專家們為黨的教育事業付出了巨大心血,作出了重要貢獻。希望中青年教師向老教授老專家學習,立志成為大先生,在教書育人和科研創新上不斷創造新業績。習近平強調,建設世界一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有世界一流的大師。要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要加強中青年教師骨干的培養,把人民大學打造成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和教學領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人民大學館藏紅色文獻,鑒證了我們黨創辦正規高等教育的艱辛歷程,是十分寶貴的紅色記憶,要精心保護好,逐步推進數字化,讓更多的人受到教育、得到啟迪。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古籍典藏的保護修復和綜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加強學術資源庫建設,更好發揮學術文獻信息傳播、搜集、整合、編輯、拓展、共享功能,打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學術資源信息平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不能跟在別人后面依樣畫葫蘆,簡單以國外大學作為標準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中國人民大學從陜北公學成立之初就鮮明提出要培養“革命的先鋒隊”,到新中國成立之初提出培養“萬千建國干部”,到改革開放新時期提出培養“國民表率、社會棟梁”,再到新時代提出培養“復興棟梁、強國先鋒”,始終不變的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展現了“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希望中國人民大學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紅色基因,讓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成為人大師生的自覺追求。

    高校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五路大軍”中的重要力量。當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提出了大量亟待解決的新問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類向何處去”的時代之題。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要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使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真正屹立于世界學術之林。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義真、學問高、德行正,自覺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為學術己任,以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決事關黨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的重大問題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要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融通中外文化、增進文明交流中的獨特作用,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好的學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有一支優秀教師隊伍。對教師來說,想把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自己首先就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們的教師既精通專業知識、做好“經師”,又涵養德行、成為“人師”,努力做精于“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有愛才有責任。廣大教師要嚴愛相濟、潤己澤人,以人格魅力呵護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智慧,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老師應該有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自覺,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以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成為被社會尊重的楷模,成為世人效法的榜樣。

    立足新時代新征程,中國青年的奮斗目標和前行方向歸結到一點,就是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希望廣大青年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全過程、融匯在事業追求中。


  • 4月22日 

  • 習近平給北京科技大學的老教授回信強調 發揚嚴謹治學甘為人梯精神 培養更多具有為國奉獻鋼筋鐵骨的高素質人才


    北京科技大學自成立以來,為我國鋼鐵工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值此建校70周年之際,謹向你們并向全校師生員工、廣大校友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民族復興迫切需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的人才。希望你們繼續發揚嚴謹治學、甘為人梯的精神,堅持特色、爭創一流,培養更多聽黨話、跟黨走、有理想、有本領、具有為國奉獻鋼筋鐵骨的高素質人才,促進鋼鐵產業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發展,為鑄就科技強國、制造強國的鋼鐵脊梁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3月30日 

  • 習近平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


    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能忽視“勞”的作用,要從小培養勞動意識、環保意識、節約意識,勿以善小而不為,從一點一滴做起,努力成長為黨和人民需要的有用之才。


  • 2月28日 

  •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強調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


    要全方位謀劃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科學確定人才培養規模,優化結構布局,在選拔、培養、評價、使用、保障等方面進行體系化、鏈條式設計,大力培養造就一大批國家創新發展急需的基礎研究人才。

    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有各項事業發展的廣闊舞臺,完全能夠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大批優秀人才,完全能夠培養出大師。要走好基礎學科人才自主培養之路,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加快建設高質量基礎學科人才培養體系。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把理想信念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引導人才深懷愛黨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志,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要優化人才發展制度環境,打好基礎、儲備長遠,發揮高校特別是“雙一流”大學培養基礎研究人才主力軍作用,既要培養好人才,更要用好人才。


返回

上一篇:河北省教育廳 關于進一步完善高中階段學校...

下一篇: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